上一页|1|
/1页

主题:海归辞去高薪工作当”包租公” 18元房租也能搞大

发表于2006-05-24
在亲戚朋友看来,31岁的海归孙存军现在忙的事情实在让他们想不通:到上海工作没多久就辞去了月薪1.7万元的外企工作,租来两套房再转租出去,一心一意当起了“包租公”。

不过,小孙自有一套生意经,他昨天向记者介绍:房子靠近人才市场,只租给来沪求职的大学生,名为“上海大学生求职公寓”,每人一天只收取18元费用,现在两套房里已入住了30多名大学生房客,他还配套建起了“上海求职公寓网”,生意颇为红火。
发表于2006-05-24
第一周每天收18元

小孙是江苏省连云港人,1997年大学毕业后,到卡塔尔和阿联酋工作过6年,回国后在广州工作过一段时间,随后又跳槽来到上海的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月收入1.7万元。去年6月,他试着在石龙路租下两套门对门的房,每套均为100多平方米,开起了“求职公寓”。去年年底,小孙索性辞去工作,专心打理公寓生意。
发表于2006-05-24
开“求职公寓”并非只有揽客收费这么简单。小孙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对于一名外地来沪求职大学生来说,目前在上海求职的周期一般为3到4周,他们没有必要住宾馆酒店,或者独自租房。小孙开的价格是:如果连续入租,第一周每天18元,第二周每天15元,包月则收390元。当然,因为定位明确,所有房客都必须提供自己的大学生毕业证书作证明才能入住。
发表于2006-05-24
“沪漂”交流求职经验

昨日,记者来到小孙的“求职公寓”。发现这两套房均为两室一厅,一套住男生,一套住女生,卧室内放置着多张上下铺床位,两套房共放置了34张床位,此外厅内还放置了电视机和沙发。记者进房时,几名大学生房客刚刚从外面求职回来。

“住到这里,最大的因素就是价格便宜。”新房客小石很坦诚地告诉记者,她是大庆人,今年即将从哈尔滨师范大学幼教专业毕业。“住的时间久了,我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目标,同样的话题,我们很快都成了朋友,没事就在一起交流求职经验。”
发表于2006-05-24
房客小刘是河南人,2003年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做营销工作,去年来到上海,很快找到了新工作。不过她随后没有搬走,不仅因为房租便宜,主要是在这里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让她舍不得离开。

计划开全国连锁店
发表于2006-05-24
“过段时间,我打算扩展业务,在浦东再租下三套房。”小孙打算把“求职公寓”做成全国连锁品牌,由于运作成本并不很高,他计划在今年9月雇佣一批人手,在北京、青岛、南京和杭州等城市也同时推出“求职公寓”。

“一旦生意做大了,我会摆脱现在的个体状态,一方面到工商税务机关注册登记,打造品牌,另一方面对于公寓的管理也要推出一些新措施,比如为了保证大家休息时间,强制晚上10点就寝等。”

“上海是这样一个城市,从来不缺少挣钱的机会,只缺少发现商机的眼睛。”小孙告诉记者,也许别人会不屑于他现在做的事,不过他自己却很乐观:“很多亿万富翁都是从小生意做起的,我起步并不算低,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发表于2006-05-30
不可能
发表于2006-06-01
发表于2006-06-05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