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为什么武汉房价上涨如山倒下跌如抽丝?

发表于2019-03-14

久违的阳光终于回到江城,坐在售楼部里的开发商,感受到浓浓的暖意。

来电来访都比前段时间强不少,虽然大家还搞不清,到底是因为天气暖和大家愿意出来转转,还是市场信心真的有所恢复,还是宽松货币的水渗透几滴进来,总之开发商纷纷表示,要抓住机会跑量。

既然要跑量,为什么不“降价”呢?

虽然置业顾问比前2年热情许多,但都是“动口不动手”,不过多送一点礼品。

显然缺乏诚意。

相信这是大家普遍疑问——

房价一旦涨起来,常常一年30%起跳,然而进入盘整下跌周期,房价总是磨磨蹭蹭,说起来开发商大放血、大降价,房价打85折,动不动让利20万,可你肉身完全感受不到实惠。

为什么呢?

最近看了一位市场营销大咖的文章,分析各类产品的定价模型。

哥猛然醒悟,所谓“降价”,我们跟开发商,根本就不在一个语境里啊。

对开发商来说,所谓降价,是一种定价策略,是营销计划,是利润后置的战略选择。

对我们买房人来说呢?降价就是同一个房子,可以少出钱。

大家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最终鸡同鸭讲。

今天哥结合案例讲下开发商定价——

如何通过手段,给市场留下“降价”印象,但实际上毛都没降的战术。

01

先问个问题,光谷有一个项目卖洋房,给到的房价对比地价、建安成本,就是保本。

现在,开发商开始“大促销”。

释放消息——车位买一送一啦,一个车位20万,现在白送你,还不是降价?

请问,这是降价吗?

答案是,不是降价。

看起来没错,一个车位20万,现在白送你一个,开发商放血了。

但实际上,按照最初销售预期,如果房价足够利润,每套房送两个车位。

现在房价没达到预期,车位改买一送一,房价的利润从“买一”这里已经回来了。

打的就是你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开发商“降价”主要障眼法,更重要的一条,则是“阶梯定价”原则。

我们买房人理解的降价,是今天看中一套户型,单价1.5万,明天再去看1.3万。

开发商理解的“降价”,是价格看起来让你觉得“降了”。

怎么实现这个错觉呢?

按照市场营销大咖的观点,“非标品、长库存”行业,必须把产品策略发挥到极致。

最终走向“营销驱动”道路,“上策”是“产品定位和定价”,而不是价格战。

房地产,正好是“非标品、长库存”行业,你几乎找不到两个能完全对标的楼盘。

房子本身是非标品,那么在产品定位定价时,开发商会充分发挥“阶梯定位”原则,给自己最大的腾挪空间。

02

我们在武汉看盘,应该会有一个印象,很多楼盘,尤其是刚需盘,户型能做到均好的几乎没有,只要容积率允许,开发商还会做高低配(超高层+洋房/叠拼)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