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如果不是光谷,我不知道我留在武汉能干什么。

发表于2018-04-28

如果不是光谷,我不知道我留在武汉能干什么。”


从武大毕业的研究生陈同学半开玩笑地对我说着这句话时,我们正坐在新落成的华为A4食堂,在巨大的落地玻璃前欣赏着光谷的“科技飞船”。


曾几何时,这里还只是武汉外环的一片用来种地耕田的庄稼地,如今,它已经成为集中了武汉一大半科技公司的创业园。


光谷的崛起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改革开放后,受到沿海外向型经济的剧烈冲击,武汉的传统工业失落、人才资源外流,城市发展迟缓,在这样的大势下,光谷承载武汉“求新求变”使命,走上了大武汉复兴的历史舞台。


“草根”出身的光谷,选择了一条游侠式的打拼路,先潜心修炼自身本领,再汇集志同道合者共闯天下,以自主创新+产业孵化,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如同一片劲草,在武汉盘根错节的码头文化外,在一片孤独而自由的广袤土地上,依靠着创意活力和人才资源,于疾风中顽强茁壮生长。


在此期间,光谷招揽了无数有识之士,给了无数人突破束缚,追寻梦想的机会。


在斗鱼上班的kk打趣,“到光谷以前,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在码代码的农民;来到光谷以后,觉得努力一下当上CEO迎娶白富美也不是没可能。”


扎根光谷的自媒体《光谷客》有这样一个观点:光谷的精神就是草根的精神。今天,在光谷被引为“成功者”的卷皮、盛天网络、宁美国度等等,都是草根创业的代表。



每次和在光谷打拼的人聊到光谷,无一例外能从他们的言辞中感受到他们对光谷深厚的情感。问及光谷的魅力,“创新”、“公平”、“产业聚集的氛围”、“开放包容的环境”是被提到最多的字眼。


不同于老武汉内部靠人脉、关系网的固有生态,在光谷,创意和知识获得尊重,这里,是一个“凭实力说话”的地方。


他们说——


“是且只可能是光谷,让我们对武汉葆有了一份想象力和可能性,让我们带着激情与梦想投身其中。”


“在不同的城市辗转,在武汉遇见了最好的芯片开发团队。”


说这话的人是武汉瑞纳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小龙,撞名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的他,是众多“客居光谷人”里的一个。


张小龙所在的公司,是以嵌入式数据安全产品,技术和应用为核心的芯片设计公司及方案提供商。公司选址在光谷大道智慧园,虽然远离武汉中心,三环外,但大多数科技公司都在这片区域生长扎根,钻研技术开发的队伍里,本地人和异乡人都不少。


出生在宁夏,家住上海的他,最终选择把事业重心放在光谷,这是他第二次来武汉时,就萌生的念头。


比起“他选择了武汉”这样的说法,说“他选择了光谷”更准确。因为只有光谷才有这样的芯片开发团队,“人力物力的支出较一线城市压力小,但技术水平却相差无几。”


在光谷办公,在光谷区域跑业务,住在公司宿舍,闲暇时就在光谷附近的区域找地方钓鱼,公司顶楼员工休息区的阳台上修有长长的鱼池,张小龙会把钓来的鱼养在鱼池里。简简单单,这就是张小龙在武汉的全部生活。生活直径小到只是光谷的一小片区域,却因长久做芯片开放磨出的耐心,而并不觉得生活单调。


张小龙笑称自己并不了解光谷,但“足够了解自己的行业就行”。因为,这里是光谷,说话和立足靠的是实打实的“手艺”。


“在光谷,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与她同呼吸共命运。”


自小生长在武汉的欧阳静,深刻感受着光谷给创业者带来的造梦空间。4月21日,她和朋友一起发起的“轻舟TALK”在光谷创意大厦B座一楼做了第一场活动,将剧场式演讲和网络传播结合,做成独立的内容平台,致力打造成光谷版TED。


做了六年广播电台新闻主播&记者、十年电视体育评论员,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女马评人之一的她,在这一次创业以前,已经有过多次跨界经验,从专业主持人到专业马评人再到科技白领,从电台到马场再到高新科技公司,她总是在不同的角色转换间快速的找到某种平衡。


谈及选择光谷的原因,除了高学历人群富集、文化产品缺乏、消费能力旺盛等以外,欧阳静表示,更重要的是自己对于光谷的喜爱。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欧阳静在五年前还主要活动在武昌,但自从工作调整,生活重心落到光谷以后,她越发发现这个地方的魅力。


“充满科技感”,这是提到光谷时她给出的评价,和更加传统、烟火气浓厚的老城区不同,光谷显得更具有新鲜的气质。对于光谷,欧阳静觉得自己是一个“参与者”,是和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大光谷同呼吸共命运的一员,既得利于这里的高速发展,又和每一个光谷人一样,默默为光谷的进步付出着。

在欧阳静的定义里,所谓的“光谷人”这个概念,是一群大多来源于外地,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然后被光谷吸引、留下的人们。“彬彬有礼”是这样一群人的特质,有别于朋克精神下的“老武汉”,这群人更会在意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感,会更注重互不打扰的边界。


光谷承载着欧阳静的理想,而她则为光谷不断输出着属于自己的力量,城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互进在她身上得到了体现。


轻舟TALK活动得名于“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用她的说法,他们想表达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情绪。在欧阳静的计划里,轻舟应该成为一种区域性的文化符号,一种固定的空间标示,她希望以后光谷的人们除了电影和社交,还可以多出一项固定的文化休闲活动,“去听一场轻舟TALK”。


“光谷有稀缺的宜居环境,也代表着城市的面貌变迁。”


周琼宇的父母都是华科大的老师,自小生长在学院的她,对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很早就有自己的觉悟。从华科的建筑系毕业,她辗转去了杭州上海的设计院工作,3年后,周琼宇又毅然选择回到华科大深造读研。之后,她又先后在北京华润置地、深圳龙湖地产工作,2011年回到武汉,2015年担任奥山地产设计总监。 


打开武汉的城市地图,画上一个物理落点,周琼宇认为武汉的中心不在江北而是在江南,更准确的说,武汉未来的中心在湖与山集中的大光谷片区,光谷自有其优势所在。


作为一个在光谷长大的华科子弟,周琼宇对光谷的变迁感到自豪,将其称为创变取得成功。“大学毕业的时候,东湖高新区刚刚开发,但我们大多数人当时把找工作放到了远方,现在反过头来看当时坚持留下来的同学,他们的人生、工作,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



在对光谷的地产项目进行规划设计时,周琼宇带领团队花了一周时间进行客群调研。知识人群是光谷的核心人群,因此她设计的光谷项目偏年轻化,也希望帮助完善光谷的新生态,吸引更多人才留在光谷。


工作之外,周琼宇也热爱运动,在光谷澎湃城项目中,也规划建造了二妃山的冰雪场,将冰雪与整个区域环境结合。


“期待二妃山冰雪项目的建成,旁边又是奥特莱斯,将来可以带着家人来这过周末,孩子玩冰雪,我去奥特莱斯逛逛街,这便是最理想的生活。”


-

一个心怀理想的新光谷,正在成为汇集英才的“天下谷”。这里聚集着受过高等教育甚至留学海外的高知人群,知识精英。


光谷的发展给予了他们让梦想肆意生长的净土和让创意尽情舒展的想象空间。在光谷,拥堵不只是拥堵,喧嚣也不只是喧嚣,它们都是光谷人奋斗的注脚和宏大背景。光谷造福着光谷人,而光谷人也在以自己的事业,成就更好的光谷。


在这样的契机下,better联合奥山地产·光谷澎湃城发起“我心澎湃,代言光谷”的活动,借此聆听光谷人的声音,一同参与光谷的未来。


光谷承载着光谷人的理想,而光谷人则在为光谷贡献自己的能量。在这片土地上打拼的光谷人正在以各自的方式,开拓自己的天地,而光谷成为“世界光谷”的那一日,也终将到来。


世界那么大,澎湃在光谷。


上一页|1|
/1页